庆阳市积极探索创新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体制机制
——庆阳市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试点工作综述
来源:庆阳市编办 发布时间:2017-06-30
2014年,庆阳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市级试点。三年来,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和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庆阳市对标试点目标,着眼行业发展,立足市情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初步构建了 “大检验、大检测”工作格局,促进了全市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水平提升,为全省整合工作提供了区域性经验借鉴。
深入调研理思路
长期以来,由于受管理体制、行业政策、供给渠道等因素制约,检验检测机构存在 “实体规模偏小、布局结构分散、投资建设重复、体制机制僵化、行业壁垒较多、条块分割明显、运行效率不高、综合能力不强”等问题,一些承担任务过重 “吃不了”,一些业务偏少 “吃不饱”,资源整合利用率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和问题,庆阳市从2009年起就围绕食品、药品、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工作进行调研论证,积极探索检验检测工作新机制。2014年被确定为试点市后,市编制、人社、质监、食药监等部门及时组织力量,围绕职能配置、职责履行、机构设置、编制配备、人员现状等方面,先后2次对全市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进行了深入调研,摸清了其行业分布、运行状态、存在问题等情况,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积累了整合试点工作第一手资料。
在此基础上,积极将湖北宜昌、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创新检验检测体制机制的经验做法与庆阳市情实际相结合,围绕构建“大统筹、大监管、大执法、大检验、大检测”的工作构想,探索提出了“统筹规划、分业推进、分步实施、以点带面”的总体思路和“三先三带”(先单行业后跨部门、先市本级后跨层级、先本区域后跨地区,以质监系统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带动全行业、以市级带动全区域、以地方主导产业带动全产业)的推进模式,进一步明确了整合试点工作方向。
出台方案定步调
为确保按进度推进整合试点工作,在前期充分调研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庆阳市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试点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方法步骤。
《方案》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提出了“1+(5+N)”的机构设置模式。1即组建庆阳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5即通过对市级部门所属8家检验检测机构整合,组建质量计量、能源化工、农产品(粮油)、食品(酒品)、药品5个直属检验检测中心;N即组建N个县区所或跨区域所,着力建立涵盖重工、轻工、建材、食品、药品、保健品、农产品等各类产品的全行业、全过程检验检测机制,推进资源共享、设备互补、资金聚集、结果互认,实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
采取先易后难、整体纳入、逐步一体化的方式,分“五个步骤”推进整合工作。第一步行业内部整合,第二步跨行业、跨部门整合,第三步跨层级、跨区域整合,第四步逐步实行社会化运作,第五步创新管理体制、有序放开市场,最终实现检验检测机构的专业化提升、规模化整合、市场化运营。
在时间进度安排上,按3个时间节点推进,第一个时间节点完成行业内部整合,第二个时间节点完成跨部门、跨行业整合,第三个时间节点完成跨区域、跨层级整合,到2020年完成市场竞争格局创建,各个时间节点比规定时限要求提前1至2年,确保各环节工作能够为全省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强化措施抓推进
为确保整合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组织、编制、财政、人社、农牧、商务、审计、质监、食药监、粮食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整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问题,全面指导工作开展。同时,为了便于工作协调,市政府将几个涉改部门调整为同一名副市长分管,建立了有利于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加快了整合试点工作进度。
加强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协调,由编制、质监部门牵头抓总,负责整个试点工作的协调指导。编制、组织、人社、财政、审计等部门按职责负责机构设置、编制配备、人员移交、资产清查、财务审计等事宜,各涉改部门按进度推进落实,逐环节靠实责任,实现了工作推进 “一盘棋”。
庆阳市委、市政府将试点工作列入重点督查内容,定期不定期对各涉改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有效推动了任务落实。目前,“一院两中心”即庆阳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质量计量检验检测中心、能源化工检验检测中心“三定”规定已经印发,涉改人员、资产已移交到位,业务正常开展。至此,试点工作行业内部整合任务全面完成。
分类施策保平稳
为平稳推进改革,庆阳市委、市政府按照要求,冻结了涉改单位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和大额资金支出,严禁突击进人、突击提拨干部、突击花钱、突击晋升职称,严防国有资产流失,进一步严明了工作纪律。各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了涉改单位干部队伍思想稳定、秩序不乱、工作不断。
针对检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短缺、青黄不接的问题,先期通过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公开招聘等途径,及时进行了补充。同时,对整合机构给予一定的过渡期,过渡期暂保留原机构名称、暂缓调整其隶属关系、暂缓变更其项目管理机制和资金拨付渠道,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到位,一方面为新整合机构重新申领资质预留时间,另一方面保障了检验检测业务顺利衔接和平稳过渡。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落实检验检测机构法人自主权,允许5个检验检测中心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自主配置内设专业技术机构,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编制部门备案,变审批制为备案制,进一步激发行业管理内生动力。
通过改革,全市检验检测行业管理体制更加顺畅,业务开展更加规范,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人才聚集效应和设备整合效益凸显,检验检测行业市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据统计,2016年新组建的庆阳质量计量检验检测中心和能源化工检验检测中心共完成各类检验、检测和检定任务3.1万批次(件),同比增长40%,单批次检验检测时间明显缩短,设备利用率显著提升,试点成效初步显现。下一步,将按照国家及甘肃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有关精神和《方案》要求,分步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层级整合,进一步聚集资源、优化体制,着力建立定位明晰、治理完善、监管有力的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